電商經濟在今年得到快速發展,傳統企業轉型發展的同時,個體經營加入規模不斷擴大。在疫情影響下,在家隔離的國人并沒有因為停工停產頹廢消沉,國民開始線上創業,實體商品有了市場,提供購物便利的同時,還能為市場經濟快速恢復提供更多機遇。
在數字市場不斷壯大發展的進程中,直播帶貨的頻繁翻車不利于電商平臺的持續發展,在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工作中也造成了不利影響。對于數字經濟市場的整治一直以來作為重要任務,作為新興產物,相關的管理制度與服務體系需要加快完善,保障線上交易安全,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購買服務。
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,加快帶動經濟復蘇,為國民提供更多增收機遇。據悉,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僅2020上半年,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,活躍帶貨主播超40萬人,觀看人次超500億,全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9610億元。一時之間,我國掀起了一波直播帶貨的熱潮,跨行業帶貨直播也成了當下最為火熱的經濟發展方式。
電商市場受關注度不斷提高,相對應其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會被放大。近日,一些網紅直播帶貨,假貨橫飛的消息不斷傳出,為了吸引眼球,獲得網友的更多關注,一些網絡平臺更是沒有下線,大肆播放一些低俗視頻,騙取網友關注訂閱。部門網紅因缺乏廣告法的相關法律法規,過度宣傳產品功效,誘導消費者購買,對電商平臺市場健康發展造成了不好影響。
對于網絡購物平臺的整頓需要加大力度,對于言論更加自由的直播平臺,產品銷售行為更為靈活,用戶量龐大,相關監管部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營造健康綠色的電商環境。同時,相關平臺需要對帶貨主播進行嚴格培訓與要求,增強其法律意識。